城,欣欣向荣;人,安居乐业。2024年,铜陵市住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总基调,以超常规的精气神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城区、好环境、好生活、好队伍“六好”行动,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全市住建事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建成口袋公园(街头绿地)12个,改造老旧小区38个、农村危房210户、城市危旧房147套,交付保障性租赁住房254套,新增停车泊位1.91万个;在全省率先试点消防审验告知承诺制,供水管网漏损控制DMA管理做法入选住建部可复制政策机制,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获多家央媒点赞……一组组暖心的数据,一项项提气的成绩,托举起民生的高度,丈量着幸福的广度,彰显了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图景。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凌君 摄
以硬招增硬核产业活力更加充沛
多向发力助转型。全力扶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协助71家企业增项、升级196项资质,全市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累计达34家,3A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居全省第三。15家企业被授予星级企业称号,6项单体工程获评“黄山杯”,37项工程获评“铜都杯”,41个项目入选“四个工地”,全市建筑业产值达260亿元。编印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3-2035),全市绿色建筑开竣工面积达100%,装配式建筑开工面积达46%,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千方百计促回稳。制定17条房地产新政,修订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规程,常态化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共为19个“白名单”项目争取银行授信39.76亿元、发放贷款26.24亿元,授信和贷款额均处全省前列。组织夏秋两季购房活动,成交商品住房329套。制定保交房“1+4+4”一揽子工作方案,交付房屋1537套,交付率达到93%,7个烂尾楼和1个问题楼盘化解工作总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力以赴稳投资。坚持招商引资首位工程,签约落地项目2个、总投资12.22亿元。按照“管行业必须管项目管投资”要求,完成建安投资达340亿元;公共设施管理业项目投资50.9亿元、同比增长49.1%。
举办2024年铜陵市秋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提振住房消费。储著传 摄
以实干增实绩民生实事更加生动
办实“住房保障”基本事。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1535套,分配安置房1986套,完成征收签约559户、房屋15.5万平方米。筹集分配保障房源125套,实现低收入和精准保障群体依申请应保尽保。实施公租房租赁补贴1400户,发放资金429万元,住有所居、宜居安居惠及更多群众。
办准“物业管理”烦心事。实现物业服务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全市410个住宅小区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100%。深化小区问题治理,共解决各类问题4600余个,清退更换15个小区物业企业。修订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32部通过联合审查,4部基本建成,15部已开工建设。提前完成龙潭新村、世纪曙光苑等4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民生实事更加可感可触。
办好“民声呼应”家常事。聚焦“事要解决、人要满意”目标,累计办理12345热线5250件,各类来信来访、平台投诉等事项200余件。受理建议提案、社情民意100余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各类“民声呼应”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口袋公园”摘星园环境优美,是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绝佳场所。储著传 摄
狮子山高新区人才公寓(二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让企业员工安居乐业。储著传 摄
市总工会超级光储充新能源充电示范站“护航”绿色出行。储著传 摄
改造后的铜庄老旧小区极大提升了居民获得感。高凌君 摄
改造后的世纪曙光苑二次供水智慧泵站,有效保障了居民用水安全。
经过生态修复工程整治后的滨江大道(老洲码头-翠湖四路)焕然一新。高凌君 摄
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全面改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
以聚力增动力服务环境更加优质
规范法治环境。推动《铜陵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条例》《铜陵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条例》立法,《铜陵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正在开展调研论证,“黑砂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列入全市10件“法治为民办实事”之一。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共清理涉企规范性文件17件,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水平显著增强。
净化市场环境。以有为政府推进有效市场,开展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累计排查房地产开发企业237家次、房地产中介机构200余次,约谈企业负责人26人次,给予企业不良信用扣分28家。开展建筑市场行为检查,下发整改通知60余份,移送行政处罚案件6件。强化消防产品监督,移送消防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案件2件,规范有序、公平竞争、注重品质的市场环境氛围更加浓厚。
优化政务环境。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率先试点消防审验告知承诺制和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用气季度营商环境评议均位居全省前列。优化调整110个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办件2万余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1.2个工作日。健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政策,共为10个项目减免配套费124万元,群众获得感和满意率显著提升。
市住建局在2024年度全省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开展《铜陵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条例》宣传活动。
以提标促提品城乡风貌更加靓丽
有机更新更加深入。谋划实施建设项目20个,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支持2.46亿元,已完成投资5.6亿元,铜官大道北段改造、金山路改造提升工程等12个项目相继完工。完成天井湖(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5万平方米水域焕发新颜值;黑砂河片区环境治理及品质提升项目(一期)基本完工,爱国渠等区域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西湖片区水环境整治提升部分项目已进场施工。积极支持投资建设运营充电桩,共建设公用充电桩2029个,专用、自用充电桩9485个,市总工会超充站、庙冲路充电站深受群众好评。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修订铜陵市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车行道、人行道完好率达97%以上,主次干道亮灯率达99.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5%,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1.1%,“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群众日常。推进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试点项目,完成淮河大道DN800砼管改造,漏损率降至8.51%。积极宣贯《铜陵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条例》,核发排水许可证1600余本,排水领域法治化体系更加完善。
守护历史更加突出。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制定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方案,基本完成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和传统建筑挂牌认定,郊区南泉村、义安区天门镇江村修缮提升项目即将竣工,大通古镇修复工程加速推进。全市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6个、省级传统村落12个,已挂牌传统建筑31幢,全力守护农耕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天井湖(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实施后,南湖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常态。储著传 摄
鹞山公园建成开园,为市民提供了散步游玩的好去处。储著传 摄
城市更新让狮子山独立工矿区旧貌换新颜。储著传 摄
以尽心促安心城市安全更加稳定
强力保障既有建筑安全。全面实施城乡房屋(自建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专项整治“回头看”,累计排查城乡房屋55万栋。开展隐患排查专项培训,公布质量安全专家134名、推荐检测机构5家,全国自建房信息平台数据归集录入率、销号率均达100%。多举措推进危险房屋除险,坚决守住“危不住人、人不进危”安全底线。
强力保障城市建设安全。发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引图册,组织示范观摩活动,全市164个新开工项目均纳入标准化工地建设。严格执行“硬五条”“四零容忍”,共排查安全隐患4000余条,警示通报企业59家、信用惩戒38家、记录不良行为64人,纳入重点监管对象项目24个、移交城管执法项目5个,住建领域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
强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积极开展物资储备、设备检修,城区平稳安全度汛。率先建成并实现省、市液化气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完成13家瓶装液化气企业初期安全评估、14处“带病运行”燃气管道整改和餐饮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全覆盖。打通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服务“最后一公里”,配备运输车辆125辆,城镇燃气安全韧性有效增强。坚持水质三级检测,供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稳居全省前列。
强化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全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储著传 摄
常态化开展燃气设备巡检,确保安全平稳输供气。高凌君 摄
以走深促走实党建引领更加凸显
强化思想铸魂。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时组织学习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继开展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举办读书班、观看警示教育片、编印《警示教育案例汇编》等学习活动,推深做实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摄制5部党员电教片,全局系统党务干部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建强战斗堡垒。打造“初心为民 住建铁军”党建品牌矩阵,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申报五星级党组织3个、四星级党组织13个,指导10个直属党组织完成换届。组建滨江大道长江大保护(老洲码头-翠湖四路)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临时党支部,结对共建翠湖社区水、电和物业志愿服务联盟,相继打造匠心市政、物管先锋、港华先锋等一批党建品牌矩阵,“党旗风中扬 引领生态绿”入选2024年度铜陵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范例。
市住建局警示教育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召开。
2025年,市住建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由房地产带动下的高增长向规划引领下的集约节约内涵提升转变,城市建设方向由重建轻管向统筹“规建管”、促进“双融合”(文旅融合、城乡融合)转变,城市建设重点由解决“有没有”向满足“好不好”“优不优”“安不安”转变,着力补短板、固根基、扬优势、争一流,奋力谱写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姜蕊 杨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