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铜陵消息 “干净”是文明城市的底色,城市不仅是生存空间,更是全体市民可以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2023年起,铜陵市铜官区就围绕公园景区、市政建设、物业管理等行业管理领域,对照标准,细化举措,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市”。
一、“打造最干净城区”工作标准
2023年5月发布了《铜官区全面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体系和住建部《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等标准规范,持续开展“十大洁净行动”,打造“六个最干净”标杆,计划到2025年底,100%以上镇办社区干净指数测评达“干净社区”等级,最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最干净城市”铜官标准。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弱,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提升。铜官区作为主城区,是打造最干净城市的重点,关系全市的市容市貌,但是在打造过程中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还是有待加强,特别是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环境面貌、基础条件都达不到要求,卫生、绿化、排污等环境没有根本改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二)问题整改不到位,长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增强。“打造最干净城区”作为一项创建任务,涉及部门众多,但部门间对责任落实、信息沟通做的不够到位。作为主城区,老旧小区较多,长效管理压力也较大,有出现问题,认识不到位,被动应付,反复整改不到位;有整改方式不对症,效果不佳,反复整改不到位的;还有部门间、工作人员间协调不通畅,互相扯皮,整改不到位的等多种现象存在,因为缺乏健全的督查考核制度,在有效整合管理力量,加强统筹协调方面都有所欠缺。
(三)创建宣传氛围低,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居民作为城市主体,对于创建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城市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但与之相匹配的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城市精神尚未培育形成,市民的城市意识还需提升,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文明用语、行人闯红灯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最干净的城区”打造影响很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要瞄准标杆,把统筹布局和精雕细琢有机结合起来,夯实“最干净城区”的长效机制。对标国内一流水平、学习先进城市经验,立足实际、把握要求,高水平推进工作进程、高标准构建制度体系、高质量抓好联动创建,明确最干净城市、最干净城区打造的边界和内容,形成工程性、制度性安排,实施项目清单化运作和管理,科学谋划,统筹布局,不断推进治污提质、增绿提优、亮化提效,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致刻画城市“气质”,逐步形成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区”取得全方位、深层次、突破性成效,把“干净指数”转化为“发展指数”“幸福指数”。
二要以优减忧,把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最干净城区”的环境面貌。从平面到立面都要瞄准“最干净”的目标要求,在提升城市环境上下功夫,落实城市管理服务基础定位,将城市管理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强化社区的城市管理服务功能,有效解决部门“看不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奔着问题去,聚焦“洁”“优”,紧盯各类顽瘴痼疾,以优减忧,实施卫生提升、秩序提升、设施提升行动,加强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管理整治,实现高品质焕新居住环境、高定位推进街道治理、高标准落实垃圾分类、高水平打造停车环境,让“环卫一体”成为工作机制,“席地而坐”成为生活常态。
三要创新模式,把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最干净城区”的发展格局。坚持项目化、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的推进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强化机制创新,优化经营模式,打造“党建引领+政府监管+专业服务+智慧管理”的城市管理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最干净城区,提升市场化水平。加强头部企业、国有企业的引入合作,更好运用市场力量管养城市;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在落实政府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切实履行职能的基础上,强化市场导向,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四要强化督查,把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彰显“最干净城区”的铜官品质。根据实施方案,落实督办机制,加强考核。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针对已完成改造的小区、街道及时开展“回头看”,最大程度提高停车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切实把“最干净”的塑造过程转化为“最幸福”的民生体验。同时不断推进“有机化”衔接,推动“最干净城区”打造标准与文明城市建设、无废城市创建有机衔接;“协同化”推进,细化创建指标,深化专班职责,强化统筹协调,最大程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最终评判者,让“最干净”成为共识。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美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继续擦亮“新铜官”名片,积极打造“最干净城区”。(通讯员 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