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铜陵消息 9月24日,铜陵市召开“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市发展改革委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一批改革探索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推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构建高水平市场体系中深化改革。健全优化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主要体现为“三个推进”:一是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省首推交易文件公平竞争检查,创新实施“提前会商+两审联动”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一站式”审批机制,投资项目审批效率由2021年2.48个工作日压缩至当前1个工作日。创新推进“一网通办”、说“不”提级等工作机制,涉及我委87项政府服务事项办理全部实现“一次不用跑”。三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1份信用报告代替40项证明改革,在全省牵头成立“企业信用唤醒服务联盟”,累计帮助企业信用修复4500余家。
二是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深化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主要体现为“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强做优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战新产业发展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表彰激励。二是着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连续五年开展“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创新建立“星期六会商”“三个三”等项目推进机制。“十四五”前三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铜陵市及义安区、郊区多次获得全省投资“赛马”激励。三是着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机制,开展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诊断,为31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节能措施138项。“十四五”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4%,降幅居全省第5位。
三是在促进区域协调融合中深化改革。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持续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实施。扎实推进理念观念、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四个一体化”,推深做实各开发区与沪苏浙园区结对共建合作机制,70%以上的铜产品、60%以上的电子产品销往长三角或通过长三角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50%以上的招引项目来自长三角。二是强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纵深推进观念转新、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环境转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四转一解决”的转型发展战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多次获评优秀,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三是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大力开展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开发区“亩均效益评价”“标准地”等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江北港铁路专用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成功落地,江北港区建设谋划推进,一江两岸联动发展重要支点加快构建。
四是在提升居民高品质生活中深化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用心用情抓好“衣食住行”基本民生、“安居乐业”多样民生、“安危冷暖”底线民生,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主要体现为“三个健全”:一是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工作机制。聚焦“民生七有”目标,从小切口入手,滚动实施156项群众反映强烈、天天有感的民生实事。二是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一老一小”、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成立全省首个省市县医联体,获批国家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三是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机制。有力有效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稳妥有序推进供水、供气价格改革。常态化推动“惠民菜篮子”机制化运行。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多发改贡献。(余国章 黄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