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让百姓好“住”好“充”好“停” 舒心生活触手可及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吴伟最欣赏的一篇诗歌,在铜陵市狮子山高新区人才公寓,吴伟惬意地听着音乐,读着喜爱的书籍。从外地求职时住行遇窘境,到如今下班一分钟到“家”、出门即刻享受打球健身的便捷生活,吴伟感慨道,这正是自己一直向往的幸福生活。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近年来,铜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立足百姓关切,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努力为百姓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住进“幸福家”

图为狮子山高新区人才公寓(二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让企业员工安居乐业。

月租2000多元,挤在十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每天乘坐近一个小时的地铁上下班,曾经忙碌奔波的“北漂”生活不止一次压得吴伟喘不过气。就在去年初,他毅然回到老家铜陵。回望这一年多的新生活,吴伟庆幸当初的正确选择。目前就职于铜陵天天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从事车间管理的他被安排在人才公寓居住,这是一栋有着128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公寓。

32平方米的屋子里,床、书桌、衣柜、空调一应俱全,上班厂房近在咫尺,楼下有餐厅、附近有篮球场,吴伟和其他住在公寓里的年轻人无不赞叹如此便捷的生活。

近些年,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不少返乡年轻人和外来人口来铜就业,“住在哪”成为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市多方施策、多端推进,加快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着力为新市民、年轻人解决安居难题。据统计,2023年,我市筹集青年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722套,向1376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432万元,面向住房困难群体分配保障房120套。今年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4套,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已实施公租房租赁补贴1400户,发放资金214万元。

“桩”点美好生活

图为市住建局下属企业保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检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图为市民在市房地产大厦停车场充电区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图为天井湖景区滨湖南路停车场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吴伟说,他的下个目标就是买辆新能源汽车,近年来,铜陵新增不少公共充电桩,暖心举措让电车车主开车无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对于汽车充电的需求,市住建局积极推进公共充电站、充电桩建设。

早晨7时许,在市房地产大厦前的停车场,新能源车主王洁正在快充充电桩前,通过扫码支付轻松为车充电。“只需一小时就能充满电,20元不到的充电费用比开油车省钱多了。去年新建成的这个充电桩实在方便。”对王洁而言,公共充电桩这“桩”好事落地,有效缓解了车主们的“里程焦虑”。

“我们4台快充充电桩可同时为8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快充服务。”铜陵保祥城市服务公司工作人员龚志成介绍,该处公共充电桩的投入使用,也满足了一些途经铜陵或来铜旅游、办事的外地车主的充电需求。

据悉,为缓解全市充电难问题,市住建局积极支持局属企业市住房置业融资担保公司在全市公共区域,尤其在居民区周边投资建设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同时,与中石化、国家电网开展战略合作,合力推动我市快充站点的布局建设。据统计,2023年,全市新增公用充电桩473个,超额完成省下达409个的目标任务。

停进“幸福车位”

图为市住建局在新湖家园小区新建了一批停车位,方便小区居民停车

图为位于义安区顺安镇的摘星园在建设过程中配套建设了充足的停车位

每天回家为“抢车位”发愁,曾是大部分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的常态,而停车难也是老旧小区改造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盘活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因地制宜新建停车场、施划停车泊位、加装非机动车车棚,对小区车行线路进行重新规划,致力管住“不该停的车”、管好“该停的车”。

傍晚时分,在新湖家园小区,一辆辆下班归家的汽车驶入小区,井然有序地停泊在新划定的停车位里。“原先这里车位很少,我们回来总要抢车位,回来迟的车就会横七竖八乱停。现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在内部新增了不少车位,极大方便了我们这些有车家庭。”家住新湖家园的徐小丽告诉记者。

据统计,今年以来,铜陵市累计新增停车泊位9475个,完成目标任务的50%,其中新建住宅(厂房)配建新增停车泊位7422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629个,错时共享开放停车位424个。(杨俊峰)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小区,住房,铜陵,充电,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