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铜陵消息:垃圾分类工作是改善民生、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
兄弟城市考察组来我市考察垃圾分类工作,这是市税务局同志向大家介绍本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开辟了一处作为再生资源回收站,将可回收物集中存放在此,后集中处置。”市税务局相关同志说道:“同时,我们出台了税务局内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垃圾分类操作规范等,力求标本兼治促进本单位垃圾分类走深走实。”
这只是我市党政机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促进源头减量,我市在党政机关考核中增设“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内产品”等内容,同时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光盘行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节约型机关创建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273家单位创成节约型机关。
为从硬件上解决市民在生活中投放垃圾分类的问题,我市投入四千多万元,新建设1374个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实现居民小区设施全覆盖。同时在日常工作巡查中,做到对垃圾分类收集投放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不定期联合各区城管执法局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设备开展摸排,对发现的投放亭点清洁不到位、垃圾分类桶配置不全、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当场联系物业或社区进行整改。我市先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社区服务中心、智能投放屋、沿街及公园广场分类果皮箱升级更新等项目,提高居民投放便利性,实现24小时全方位、多层次在线管理。
为提高垃圾分类处置效率,我市还印发《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市、区两级组建检查组,对进入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收运车辆进行检查。联合隆中环保公司现场查勘厨余垃圾收集点,结合实际需求,规整出112个厨余垃圾驳运点,印制统一驳运点标识,并要求隆中环保公司加强对厨余垃圾桶的日常管理。同时做到“吃干榨尽”,对厨余垃圾以“公交路线”方式,由特许经营企业每日定时到交投点单独收运、集中处理。对可回收物,线上依托“回收郎”APP,线下与双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集中分拣再利用。对有害垃圾,各社区设置暂存点,交由危废经营企业公司处置。对其他垃圾,依托海螺公司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线进行粉碎、分选、焚化,废金属回收利用,灰渣作为水泥生产原材料,焚烧热量替代燃料,真正做到无害化、减量化。
垃圾分类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必须久久为功。下一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将补短板强弱项,倡导低碳文明新风尚,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通讯员 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