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东方船厂总投资6.7亿项目将“破茧重生”

安徽网铜陵消息  枞阳江畔,长风浩荡。走进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工人们正在忙着维修设备、整理场地,一派忙碌的景象。

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项目,由山东省港口集团与安徽省港航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6.7亿元,于2月28日正式开工,致力于打造集制造、维修、拆解于一体的新能源船舶基地。

闲置十余年的老船厂,如今将“破茧重生”,再度扬帆起航。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的前身曾是我省最大的民营船企——安徽东方造船,也是曾被无数人寄予厚望的明星船企。

2008年,安徽东方造船建成投产,首批订单就签订了总价值9亿元的货船建造合同。然而,东方造船“生不逢时”,上市后全球航运及其制造行业陷入寒冬,成立短短4年,便寻求抛售资产、进行资本重组。

安徽东方造船自陷入经营困难,再到重整协议签订,历时数年,涉及问题千头万绪,运作艰难复杂。重整过程一波三折,之所以能最终取得突破,靠的是枞阳县政府的智慧和担当。

枞阳岸线资源丰富,是全省优化造船产能结构、重点建设的船舶工业聚集区之一,枞阳县政府一直将船舶工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产业。2016年,枞阳县政府取得了安徽东方造船资产所有权,并将东方造船厂盘活纳入年度工作重点。

为盘活利用东方船厂资源,枞阳县政府多次调研,并积极招商推介,去年,枞阳县政府与安徽省港航集团所属铜陵港航公司沟通协商,加快推进东方造船厂资产整合相关工作。

2024年11月,安徽省港航集团与山东港口集团在青岛正式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双方将在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新能源船舶制造、谋划内河港航设备产业园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重新组合盘活现有资产,重构技术、管理体系,加速推进枞阳县东方造船厂项目合作落地。以两大集团在船舶市场的影响力和实力,开启了船厂新的“航程”。

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项目预计将在6月末完工投产,将打造引江济淮渠首综合立体枢纽港、皖江大宗散货集散中转基地、长江先进内河港航设备产业园,建成后将在新能源船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铜陵港功能布局,加快新能源船舶制造,促进枞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一期一阶段建设,基于船厂现有设施包括车间、场地、船台及设备等,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改造升级。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全天候驻点,做到全过程协调、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枞阳船厂工作服务专班工作人员章永兴说。

为帮助船厂顺利重整,让“老树”发出“新芽”,枞阳县政府主动靠前服务,“一对一”专班对接推进,落实用人、用工、用水、用电、证照办理等各项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强保障,让企业投资放心、经营舒心、扎根安心。

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项目,正是枞阳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枞阳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形成重大项目责任清单,推动全县重大项目建设稳中向好,通过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通讯员  周素雅)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安徽,枞阳,枞阳县,船厂,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