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白梅乡多举措推进“送戏进万村”

安徽网铜陵消息  为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农闲时节的精神文化需求,2025年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走进白梅乡,把一出出精彩的黄梅戏送到群众家门口,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让老百姓能够在农忙前、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一是优选剧目,满足群众需求。为更好地服务群众需求,白梅乡文化站在县文旅体局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村民的文化需求和喜好,精心挑选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既有现代歌舞的激情演绎,也有传统戏曲的经典唱段,还有颇具乡村特色的小品、快板表演,确保了活动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性,提高了“送戏进万村”活动满意度和影响力。

二是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演出前,各村利用村委会电子屏、公示栏和应急广播、村微信群、村民组长上门通知等形式提前告知到位,使群众及时了解演出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提前安排好时间看戏,让更多的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生活,有效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三是统筹协调,做好演出服务。为确保送戏进万村工作顺利开展,白梅乡文化站安排专人负责,全程参与白梅乡的各村的“送戏进万村”演出服务及协调。做好演出单位与各村的演出时间安排、公务对接、安全保障、水电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顺利开展,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惠入人心,乐享精神食粮。此次送戏下乡演出活动在全乡8个村轮流进行,共演出8场,惠及800余人。通过演出不仅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观赏到高质量的黄梅戏,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村民之间在观赏过程中相互交流,提升了思想文化素质,增进了彼此之间感情,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此次演出团队带来了黄梅戏的经典曲目《罗帕记》,舞台上演员们精彩演绎使得台下的群众连声叫好,勾勒出一幅祥和的乡村美景,点亮了农村美好文化生活。舞台下,乡村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民法典、反电诈宣传彩页,免费解答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精神生活,满足了群众的文化期待,也为文化生活增添了更多“人气”。

六是强化监管,确保活动成效。白梅乡文化站要求各村每场演出都要进行现场拍摄视频和照片,视频上传到安徽文化云,照片发送工作群。演出结束后演出视频及3张图片(演出现场全景,台上演出实况,台下观众情况)等相关资料报送乡文化站留档备查,实现活动进程的实时监管。除此之外,为充分发挥文化站在演出现场督查的作用,建立“送戏进万村”服务反馈和群众满意度测评,每场演出由演出单位现场填写服务回执单,经村委会盖章后,报县文旅局存档备查,作为文化民生工程检查考核依据,努力让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成为群众欢迎、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

此次“送戏进万村”活动让群众在看戏中领会党的政策、体会党的关怀,同时也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群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丰富了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有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乡风,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增色。

(通讯员  金娣)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文化,群众,演出,文化站,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