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靶向监督,整治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突出问题

安徽网铜陵消息  “有了《枞阳县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同管理办法》,‘三资’管理就有章可循了,这既维护了群众利益,又推动了村里经济健康发展。”近日,枞阳县纪检监察干部在部分村开展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回头看时,村级组织负责人深有感触。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枞阳县纪委监委以村级经济合同管理等重点环节为切入点和突破点,聚焦农村“三资”管理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以有效监督守好村集体“钱袋子”。

枞阳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紧盯以村集体名义签订、正在履行和已签订尚未履行的村集体“三资”经济类合同开展自查自纠,共摸排全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合同1068份,督促整改规范合同107份,收回集体资源132亩,追回资金183.26万元。加强对乡镇纪检监察力量的督导,充分发挥村纪检委员、监督委员会主任熟悉村情、深入群众的优势,加强对村级“一把手”、村“两委”成员、财务人员的日常监督,推动小微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促进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运行。

县纪委监委联合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结合常规巡察工作,紧紧围绕村集体财务管理、经济合同、资源资产等内容开展纪巡联动监督。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村集体合同要素欠缺、承包期限超期、合同履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建立发现问题专项台账,督促相关责任部门销号整改。同时,综合运用信访举报平台,畅通线上线下问题反映渠道,推动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

为深化标本兼治,枞阳县通过组织观看警示片、开展正风宣讲、印发警示教育读本等,以案说纪说法,并通报四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形成强力震慑。针对村集体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和工作提示函,督促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出台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等制度5项,推动监督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我们将持续聚焦重点强化监督,推动村级党务、村务、财务运行更加阳光规范,以有力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枞阳县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表示。

(通讯员  高春英)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