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多伍:“鳖”出新裁成就乡村特色产业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官埠桥镇官桥村的枞阳县碧水长纶生态养殖农场,十多口标准化养殖池塘映入眼帘,农场主项多伍将刚捕捉到的甲鱼举起来向笔者一行介绍:“你们看,生态养殖的甲鱼肌肉紧实、肚皮清亮、爪子锋利,被捕捉后,还不断伸长脖子反咬,野性十足。”

图为项多伍(右)向县农业农村局和养殖协会人员讲解甲鱼养殖情况

谈起养殖经历,项多伍为我们描述了他充满传奇的“鳖”样人生。

在多次挫折中积累经验

今年刚进入知天命之年的项多伍,出生于枞阳县钱桥镇大塘村。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安徽动力工程学校学习,通过勤奋努力,取得电工中级证书和焊工证书,正准备凭借一技之长在熟知的领域大干一番时,在朋友的鼓动下不经意地踏上了经商之路。2001年,他与妻子在江苏南通经营服装超市,一干就是17年,高峰时员工达18人,年利润达200万元。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之时,超市放手由妻子经营,自己则经从事水产的朋友引荐,前往黑龙江省绥化市养殖螃蟹,第一年养殖顺利赚了一笔,第二年因遭遇大水漫灌亏损了。为了及时止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经朋友介绍,他慕名前往江苏如东县学习甲鱼养殖技术。

怀揣一技之长,2012年底,项多伍回到安徽,在东至县承包150亩水面,从此踏上了甲鱼养殖创业之路。一干就是8年,可天不作美,其间经历了两次大水,按生态甲鱼每个养殖周期4年计算,正好经历两个养殖周期。可每个周期在接近成功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大洪灾,堤溃鳖散,前后损失200多万元,辛苦付出毁于一旦。彼时的项多伍真是欲哭无泪,日夜煎熬。

在回乡创业中发展壮大

经历几次重大挫折和经济损失,一般人肯定洗手转行。但项多伍天生倔强,抱定不服输不放弃的信念咬牙继续坚持,他总觉结果不应该是这样,最低限度也得把投入的钱赚回来。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比选、协调,2019年1月,项多伍决定回枞阳创业。当年,在县有关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多伍在交通便捷的官埠镇官桥村流转承包水面158亩,新建17个标准化养殖池塘,打造以生态养殖为主导,以休闲渔业、乡村旅游为辅助的乡村特色龙头企业。

“养殖前期,我们从湖州、常德等地购进‘清溪花鳖’‘中华黑花’等甲鱼幼苗放入暂养池,集中投喂粉料,60天左右放入标准化池塘,之后主要投喂小鱼小虾等鲜活饵料,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下慢慢生长。”项多伍一边展示手中的甲鱼,一边介绍,“生态甲鱼生长周期较长,大约需要4至5年,池塘里的天然水质加上投喂鲜活饵料,养出的甲鱼几乎接近野生。”

“甲鱼养殖是个精细活,从幼苗到长大,时刻需要细心呵护,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怠慢,喂养方式、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项多伍说,“养殖甲鱼第一位的就是要上心,为探索出更科学更高效的养殖模式,我吃住在养殖基地,每天多次去池塘旁测量水质,细心观察甲鱼的生长状况,只有把水养好,正常投喂新鲜食料,才能养出好品质的甲鱼。”

除在养殖方法上下功夫外,项多伍还通过“基地﹢养殖户”的运行模式,为县内养殖同行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在全面提升生态甲鱼养殖质量和竞争力的同时,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创业、就业和增收机会。基地吸纳当地4位农民常年就业,年工资5万元;临时性用工6至8人,年收入2万元左右;帮助会宫、横埠等乡镇的4户养殖户购鳖苗、建池塘,并无偿传授养殖技术,逐步壮大。

由于天然放养、食用鲜活鱼虾,该养殖场生产的甲鱼深受消费者青睐,线上销往全国各地,线下直销至铜陵、安庆、池州等地,近几年成鳖年销售收入200多万元,年利润近60万元。

在创立品牌中创新带动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2023年10月,枞阳县碧水长纶生态养殖农场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23年5月该企业注册的“暖水壶”牌生态鳖,在第六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24年3月,其养殖基地被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评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

项多伍善于思考,他的目标很远大。2022年,他在养殖基地一侧建起休闲垂钓中心,中心鱼塘内放养有鲫鱼、草鱼等常规淡水鱼。现在每天都有游客前往垂钓、观赏,而且垂钓中心常常被一些外地钓鱼协会包场。下一步,项多伍将着手基地景观设施规划,延长生态甲鱼产业链:塘边种植蔬菜和景观树,安装仿古设施,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集“观光垂钓、采摘体验、水产加工、冷链仓储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休闲渔业园区,带领当地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文革 华冰)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生态,养殖,甲鱼,池塘,项多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