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铜都,凤丹花开正当时,铜陵凤凰山凤丹牡丹是中国三大名贵牡丹之一,素有三分天下春色美誉,4月10日,铜陵凤丹文化旅游月活动在4A级风景区凤凰山拉开序幕,原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经济林协会牡丹产业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科学家李育材;著名植物生理、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中国植物学会原理事长匡廷云;原农业部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尹成杰;原国务院参事,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葛志荣;原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三农”问题专家刘志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刘政安;农民日报社经济部主任杨久栋;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田鹏;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庆林;安徽省文旅厅一级调研员郑德胜,铜陵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昌红梅,铜陵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刚,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义安区委书记姚贵平,铜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文萍,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兆玉等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最美人间四月天,寻春赏花正当时。铜陵凤丹种植始于晋代,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铜陵人栽培凤丹不只是为了欣赏,更为了获取凤丹的根皮,也就是名贵中药材——丹皮,它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药材,铜陵丹皮主要出产于义安区顺安镇、钟鸣镇,其中顺安镇凤凰山地区所产的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证明药效最佳。《中药大辞典》就记载有:“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铜陵凤丹,2006年入列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作技艺2014年入列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义安凤丹栽培系统成功入列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是铜陵地域物产“名片”,如今其种植已辐射到河南、山东等地。凤丹是极具观赏性的花卉。
近年来,义安区以“文”为魂,以“旅”承载,不断丰富“赏花经济”业态,助力乡村旅游升级,做大做强全域旅游乙:同时立足中国凤丹原产地的优势,不断挖掘凤丹独特的药用和油用价值,以“农”为基,以“产”致富,开发凤丹花蕊茶、凤丹籽油等产品,制定并出台了凤丹产业扶持政策,不断扩大凤丹种植面积,壮大凤丹特色产业。
在凤丹文旅活动月启动仪式现场还举行了凤丹种植、产学研、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等签约。(余国章 黄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