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小案不小看 小案不小办

铜陵新闻网讯 (记者 邓妍)晨光熹微,义安区顺安镇白杨坡附近的早点铺陆续开张。其中一家店主徐华平动作娴熟地整理着需要的食材,他特意清点了一下鸡蛋和食用油。“一个没少,数目都对着呢。”徐师傅对妻子说。

前不久,徐华平夫妇一早来到早点摊时,发现窗户被人打开了。进去一看,地上鸡蛋液洒落一地,再一查,鸡蛋、食用油和饮料都少了许多。“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我们都是做小本生意的,这样一弄,我们做生意也不安心,但报警吧,又觉得案子太小,警察会管吗?”徐师傅告诉记者,犹豫之后,他们还是报了警。没想到,也就几分钟,辖区顺安派出所民警就抵达现场了解情况。报警后的2天,民警通知他嫌疑人抓到了,还追回了损失。“小案子办得这么认真,我们做生意更安心了。”徐华平说。

无独有偶,近期,杨家山派出所民警接到胡女士报警后,敏锐发现其手机后台异常,当即启动紧急止付流程,联合银行成功保住17.9万元积蓄。“当时骗子已经打开屏幕共享,多亏民警及时叫停。”事后,胡女士专程送来“尽心尽力 为民解忧”的锦旗致谢。

从停车场拉车门盗窃8小时擒获“惯偷”,到农村偷鸡案件快速侦破,再到电信诈骗资金“及时止损”,这一系列民生“小案”的高效处置,正是我市公安部门以“全量盯案”机制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动缩影。

过去一段时间,受警力紧张、技术手段有限等因素制约,大量诸如盗窃、诈骗等民生“小案”因投入资源不足,存在破案周期长、侦破难度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全量盯案”机制应运而生,成为破解基层警务难题的“金钥匙”。“派出所不再像以前单打独斗,现在是多警种参与形成合力,为快速高效破案提供帮助。”石城路派出所副所长汪盛表示。

“全量盯案”机制秉持“案件无大小,件件关民心”的理念,对所有警情实施全方位、全周期管控。从接警的第一刻起,指挥中心便启动动态巡查与精准分类,落实“一警双派”制度,确保刑侦与属地派出所同步响应、协同作战。“这一机制打破了警种间长期存在的信息壁垒与协作障碍,使每个环节都有人盯、每个线索都不放过,这就是‘全量盯案’的优势。”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徐修雷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以来,我市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破案率失衡问题突出。以2024年盗窃类案件为例,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数量比例达1:4,但破案率却相差近40个百分点。通过深入剖析发现,行政案件多由派出所民警办理,存在办案经验不足、资源支撑薄弱的问题;同时,受理环节存在非案件类警情误纳,导致办案基数虚高;各警种之间更是各自为战,刑侦、治安、网安等信息流通不畅,合成作战缺失、数据壁垒明显,案件办理效率大打折扣。

为破解这一困境,市公安局专门赴外地考察学习,结合本地城市体量与警力配置实际,不照搬外地模式,而是聚焦流程标准化与资源整合,推出“全量盯案”机制。该机制围绕案件办理全过程,构建起六大核心环节:盯接处警实行“一警双派”与分级处置;盯调查取证制定四步指引标准化流程;盯受理案强化法制审核与分流;盯信息录入实现时空碰撞;盯打职破串与追赃挽损明确责任;盯三级调度形成全量闭环管理。通过这些举措,打破警种壁垒,推动技术下沉基层,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合成攻坚”的转变。如今,各警种围绕案件形成“一盘棋”格局,刑侦提供专业侦查技术,科信部门助力电子证据固定,治安强化巡逻防控,深度联动让案件在流转、侦查、破获等环节无缝衔接,显著提升整体破案率。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全量盯案”机制通过领导分级实时把控进度质量、法治督察部门开展民意回访,构建起严密的监督闭环。市公安局副局长闻赤表示,“全量盯案”机制高效运转以来,不仅实现了案件侦破效率的飞跃,更推动了警务理念的深刻变革,将“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从口号变为行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从街头巷尾的“小案”快破,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织密筑牢,“全量盯案”机制的探索实践,成为我市公安守护民生的有力举措。数据显示,“全量盯案”机制运行以来,铜陵市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66.54%,结案率77.66%,电诈警情同比下降22.57%,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100%,打防犯罪工作质效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走高。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派出所,机制,案件,破案率,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