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法院江北法庭:“午间法庭”暖民心

铜陵新闻网讯(杨竹青 戴敏)“法官,上班实在抽不开身,中午去可行?”“没问题,中午我们在法庭等你。”6月9日正午时分,郊区法院江北法庭外的街巷渐入静谧,法庭内电话声却此起彼伏,调解室里不时传来平和的交谈声。在这里,干警们用坚守与担当,精心打造“午间法庭”,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殷切期盼。

江北法庭设立之初,便以服务辖区灰河乡群众诉讼为己任,此后更不断拓宽服务边界。辖区内的农户忙于田间农事,货运司机奔波在路上,务工人员和外地当事人都难以在常规工作时间到法庭处理事务。若仍遵循一般作息,司法便民便成了一句空谈。为此,江北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开设“午间法庭”,开展“错峰”服务。每天安排干警值守,确保当事人随到随办;针对复杂疑难案件,灵活开展午间调解、调查或开庭,让当事人能在空闲时间安心参与诉讼。这一举措既减轻了群众诉累,又显著提升了法庭工作效率。

在午休时段,法庭干警们始终坚持专业与温情并重。面对当事人,干警们耐心倾听诉求,细致梳理案情,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语,为群众答疑解惑,力求案结事了。曾有一位农户因土地承包纠纷困扰许久,因农忙只能在午休时间前往法庭。值班法官接过材料后,顾不上吃午饭,立即从合同条款入手,深入了解情况,精准把握争议焦点,结合法律规定和类似案例进行详细释明,并提出多种调解方案。经过两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为进一步扩大“午间法庭”的服务半径,法庭干警充分借助信息平台,提供远程司法服务。在刘某与谢某的借款纠纷中,双方均身处外地且工作繁忙,无法到现场处理。干警主动联系二人,约定午休时间通过线上平台“视频面对面”。调解过程中,干警耐心劝说、分析利弊,促成双方互谅互让,最终远程签订调解协议。

在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中,“午间法庭”更是彰显司法温度。小陈父母因探望权问题发生冲突,情绪激动。干警连续多日放弃午休,通过电话、视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化解矛盾。小吴父母离婚后重组家庭,其抚养费迟迟未落实,生活和学业受到严重影响。干警通过微信建群,邀请家中长辈共同参与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双方达成和解,保障了抚养费及时到位。

自“午间法庭”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待当事人300余人次,当面接收诉讼材料100余份,完成立案87余件;成功调解纠纷100余起,现场审结案件20余件,远程办理案件10余件。未来,该法庭将继续秉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理念,持续细化便民举措,优化服务流程,以贴心高效的司法服务,守护万家和谐安宁。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法庭,调解,午间,干警,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