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暖新驿站”让城市奔跑者“驿”路有“家”

铜陵新闻网讯(记者 路璐)4月2日中午,刚送完6单外卖的外卖骑手王东华回到“暖新驿站”,将自备的午饭放进微波炉。一会儿,伴随着“叮”的一声,热腾腾的饭菜香气顿时弥漫开来。“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王东华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笑着说道。

“暖新驿站”是位于义安区五松镇公安路的一座小屋,以其温馨俏皮的外观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推门而入,几位骑手正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小憩。驿站里微波炉、冰箱、饮水机等设施一应俱全,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图书杂志,窗台上的绿植更添几分生机,这是荷花塘社区为骑手小哥打造的“温馨港湾”。

“公安路沿线有80余家商户,附近居民1590余户,每天有上百名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在这里穿梭。”荷花塘社区党委书记柏丹介绍,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辖区内新就业群体数量庞大,但他们长期处于“在路上”的状态,缺乏固定的休息场所。

如何让新就业群体在小区内获得“如家”感觉呢?该社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友好场景”建设为突破口,打造了一个专门为新就业群体服务的“暖新驿站”,解决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并在辖区内设置外卖小哥专用停车位、小区楼栋导览图等“友好场景”,让新就业群体暖身更暖心。

驿站不仅是一个休息场所,更是社区与新就业群体连接的桥梁。通过党建引领,该社区将新就业群体纳入社区治理体系,成立“红骑手”志愿服务队,让骑手变身“民情前哨”,助力基层治理。“我们通过党支部定期组织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开展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托节假日开展系列关爱活动,真正把党组织变成他们的‘娘家人’。同时,建立了‘红骑手志愿服务队微信群’,鼓励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担任兼职网格员,变身社区基层治理的‘眼、耳、鼻、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柏丹表示。

如今,越来越多新就业群体在铜陵市享受到了“暖新”服务。目前铜陵市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有256个,其中包括35个骑手“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市场”、95个线下“暖新驿站”、126家“暖新店铺”。

从“无处歇脚”到“有情有为”,“暖新驿站”诠释着基层治理的新智慧——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激活一方治。这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生动注脚。市委社会工作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科科长陶涛说:“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暖新驿站’建设为契机,打造更多友好场景,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让更多的新就业群体受益。”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就业,外卖,群体,骑手,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