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因地制宜打造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铜陵新闻网讯(王小晓 路璐)近年来,铜陵市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因地制宜打造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不断提升村级为老服务水平。

发展农村老年协会,赋能基层治理。铜陵市鼓励成立由退休干部、德高望重长者、老教师等组成的基层老年协会,通过协会设立老年人法律咨询、投诉和涉老纠纷调处小组,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义安区天门镇金塔村创新开展《家庭赡养协议》签订工作,鼓励家庭成员与老人签订赡养协议,并监督赡养义务履行情况。我市还依托农村幸福院,组成养老服务骨干队伍,广泛开展老年人维权、为老服务、文体娱乐等活动,年均服务超1.2万人次。

推广低偿养老方式,创新照护服务。铜陵市开展低偿聘请村内低龄健康老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组织低龄老人与受助老人结为“邻里互助”对子,定期上门,日常巡访,为特困孤寡老人和独居老人提供基础生活照料服务。开启乡邻暖心送餐服务,灵活满足农村老年人助餐需求。在乡村探索建立“美德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等,服务人员根据服务时长积分,凭积分存折在“美德银行”兑换相应商品,激活农村互助养老内循环。

探索“养老+公益”运营模式,营造互助氛围。铜陵市引导鼓励村企反哺养老事业,围绕村内老年人的膳食服务、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方面开展捐款捐物活动,无偿保供农村幸福院餐饮用品。其中,梦思康中药材生态产业园连续4年为所在村老年人承办敬老宴,投入资金12万余元。铜陵市还广泛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村道德评议会采取成员包保联系、定期走访的形式,重点摸排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发挥“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铜陵好人”等敬老模范带动作用,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