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新闻网讯(记者 姜蕊)日前,位于铜官区中市村老旧小区改造现场,楼栋之间“见缝插针”增设了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在我市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这样的电动自行车棚几乎成了改造的“标配”。今年以来,市住建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排查摸底、推进设施建设、常态考评促长效等方式助力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整治,为绿色出行“充电续航”,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新车棚的建成,规范了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让我们居民的生活秩序变得更好了。”提及老旧小区改造中新建的电动自行车棚,中市村居民张奶奶由衷地赞叹道。据悉,市住建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整体规划设计,今年全市38个改造小区预计新增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175处,安装充电设施接口1800余个,切实解决了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实现了加装“小车棚”,守护“大民生”。
据了解,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大量普及和使用,既有住宅小区充电设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飞线充电”等行为给小区居民埋下了安全隐患,成为困扰居民的“烦心事”。“我们结合城市公共空间以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设施供给情况,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摸底调查,‘一小区、一方案’推进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市住建局物业处相关工作人员说。
今年以来,铜陵市多措并举推动建设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通过政府采购建设、业主委员会自筹资金、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投资、引入第三方建设运营企业等形式,目前累计新安装充电端口8662个,通过增设停车棚、合理施划泊位,新增车位16788个。同时,在小区周边有条件的公共场所、边角地、沿街道路建设符合安全条件的充电端口4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