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关切,党建定向破题 ——铜陵市立医院以党建引领亮项目取实效

铜陵市立医院聚焦民生,以党建定向为破题。加速了项目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群众对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石城医院党总支精准把脉康复服务存在的短板:病房环境待优化、专业设施存不足、公众认知待提升,难以充分满足患者,特别是老年及慢病患者的康复需求。该党总支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提升康复服务能力、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径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在此背景下,“推进专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书记项目应势启动。该项目核心聚焦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旨在让患者更便捷、高效地享受优质康复服务。

具体举措:党旗引领聚合力,多维发力筑体系  石城医院党总支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系统布局,精准施策:筑牢组织堡垒,书记领航定向:总支书记张家宏亲自挂帅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项目在党的领导下方向不偏、推进有力。  科学规划先行,绘制发展蓝图:组织骨干赴先进机构学习取经,立足本院与区域需求,科学制定前瞻性的康复专科发展规划。

建强骨干队伍,党员冲锋在前:党总支精心选拔,组建以党员业务骨干为核心的跨学科康复团队(医、治、护)。设立“党员先锋岗”亮身份、树标杆。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与服务素养。  优化服务流程,畅通康复路径:建立并完善从入院评估、个性化方案制定、规范训练到出院随访的全链条、无缝衔接流程,保障治疗的科学性、连续性和优质化。  打造党建品牌,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推出“绿马甲”党员先锋服务品牌。党员带头,联合多学科专家,深入社区、企业一线,开展惠民巡诊、健康筛查和科普讲座。精准服务孤寡老人、失能人群,提供上门换药、导尿等专业服务,切实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主动“送医进企”,为企业职工量身定制健康管理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

初步成效:党建筑牢根基,康复惠民结硕果  在石城医院党总支有力领导和全体党员职工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

(一)“绿马甲”服务暖民心:  一年来,党员先锋队累计深入社区服务38次(同比增长40%),惠及群众超600人次;举办健康讲座8场,覆盖400余人。党员骨干精准摸排,为76名特殊困难群体提供100余次专业上门服务,将温暖送到床前;为5家企业定制健康管理方案,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生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中西融合显特色:成功构建融合中西医学精髓的特色康复体系。中医康复:针刺、艾灸、推拿、中药熏蒸等十余种疗法,改善失眠、妇科疾病、代谢性疾病(三高、肥胖)、亚健康状态及辅助美容等领域效果显著。西医康复:引进中药熏蒸仪、多源光谱仪(消炎镇痛)、冲击波(组织修复)、电脑牵引仪等先进设备,为颈肩腰腿痛、脑卒中后遗症、骨折术后康复、运动损伤等现代康复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质量双升赢口碑:  在党员骨干攻坚克难下,病人综合好转率从项目前78%大幅提升至90%;患者满意度从80%跃升至95%(调研反映,既往不满主要集中于环境硬件条件,对服务本身满意度近100%,硬件改善已列入计划)。具体表现在:有效缓解各类疼痛,颈肩腰腿痛复发率降低15%;显著提升中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加速骨折愈合进程,改善术后慢性疼痛;促进运动损伤高效康复。 

(四)理念普及促认知:  通过党员下沉服务、紧密联系养老机构及广泛宣传教育(发布科普文章10篇,阅读量近1万),公众对康复的认知度空前提高,“康复是恢复功能、回归生活的重要环节”理念深入人心,主动寻求康复患者显著增加。

(五)队伍淬炼强能力:  项目实践中,党员骨干率先垂范,团队通过持续学习实践,专业技术能力实现“跃升”,沟通协作意识与服务热情同步增强,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专业、人性化的康复关怀。

未来展望:党旗指引新征程,擘画康复新蓝图。石城医院党总支将继续以“疾病康复书记项目”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深化宣教强理念,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持续加大康复知识普及,提升社会认同和健康素养。

扩容提质夯基础:积极推进康复科扩建规划,将床位增加至100张,引进更新先进评估治疗设备,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聚才育才蓄动能: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常态化专业培训、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协同联动优服务:强化院内多学科协作(MDT)机制,与神经内外科、骨科、老年病科紧密联动;深化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与服务无缝衔接。

延伸网络广覆盖:推动“绿马甲”模式向更广社区和基层延伸,织密康复服务网络,惠及更多百姓。

(通讯员 童绪龙)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服务,患者,康复,党员,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