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铜陵消息 为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提升农民法治素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枞阳县于7月集中开展了主题为“法润乡村 兴业安民”的农村法治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各乡镇、各部门积极行动,创新形式,精准发力,将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融入百姓生活,在全县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亮点纷呈:创新形式让普法“活起来”
义津镇巧妙利用乡村集市人气,在牛集村早市开设“法治集市”。镇宣传办、综治办、应急办、妇联、司法所、派出所联合“摆摊”,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民警现场剖析电信诈骗案例,司法所干警解读《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妇联志愿者发放“维权锦囊”并解答妇女权益难题。“赶早市还能学法律,太实用了!”村民们对这种贴近生活的普法形式赞不绝口。下一步,义津镇将依托“法律明白人”队伍和网格微信群,将“法治早市”延伸至更多村组,确保普法“沉下去”,矛盾“早化解”。
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首创“一分钟马路课堂”。民警在纠正交通违法时,利用现场60秒黄金时间,向违法者播放本地真实事故案例视频,直观揭示违法危害。大队还建立了常见违法行为事故案例库,重点针对电动三轮车载人、占道晾晒等农村多发问题精准警示。该课堂已现场教育5000余人次,成效显著,辖区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0%。此模式已在全县公安系统推广,各警种及派出所结合日常工作同步开展安全法治教育,大幅拓宽了宣传覆盖面。
全域联动:多维度普法覆盖“最后一公里”
宣传月期间,全县范围形成了多形式、立体化的普法格局。集中宣传造声势。各乡镇在集市、人流密集场所设点开展集中宣传,设置法律咨询台,面对面答疑解惑,营造强大法治声势。主题普法进乡村。县直相关单位深入一线,围绕道路交通、信访、生态环保、征地拆迁等10个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开展“法润乡村社区”主题普法活动。通过编印书刊挂图、制作音像资料、举办讲座、提供咨询等方式,精准输送法律知识。百场讲座解难题。组织实施“百场讲座进百村”活动,组织法律专家、志愿者深入农村,聚焦“三农”热点难点问题举办法治讲座。重点对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进行精准化法治培训,培育基层法治骨干。全媒传播拓阵地。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栏、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线上线下平台,多角度、高频次推送法律知识和普法资讯,突破时空限制,确保法治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
组织有力:保障实效赋能乡村法治
为确保活动走深走实,枞阳县委依法治县办提前印发专项通知,要求各乡镇、各单位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落地见效。活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农村实际,贴近农民需求,鼓励形式内容创新。同时,注重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加强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夯实乡村法治根基。
此次农村法治宣传月活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全域联动,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的法治屏障。法治理念正以更加生动、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枞阳乡村的肌理。
(司法局 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