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司法为民 传递法治温暖 ——铜陵市司法局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四个坚持”走访侧记

安徽网铜陵消息  铜陵市司法局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理念,做到“四个坚持”,不断创新工作新举措,一心为群众办实事,传递法治温暖,彰显法治温度。9月19日下午,当媒体一行来到市司法局走访了三家基层单位时,一场蒙蒙细雨扑面而来,原本闷热的铜都,陡然凉爽多了,让人格外舒畅。

坚持“四个强化”,践行复议为民。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化解行政争议和社会矛盾。一是强化宣传力度,夯实行政复议群众基础。各行政复议机构下沉社区、村民组和企业等开展行政复议法知识宣讲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制作“行政复议在身边”微视频,讲述人民群众身边的故事。二是强化学习培训,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运用线上、线下培训等多种举措,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行政复议人员正确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的培训,使全体行政复议人员成为熟知善用行政复议的行家里手。三是强化模式创新,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创新“复议+调解和解”模式,创新“事前调处”、优化“事中化解”、强化“事后监管”,源头化解行政争议。今年以来,复议调解率达34.21%,抄告行政复议决定51份。四是强化协同发力,推进行政应诉提质增效。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实行双月通报、单月调度的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败诉行政案件分析报告制度,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铜陵市“府院联动”实施细则》,共同研究依法行政中的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今年以来,共会商具体案件30余次。

坚持“五个矫正+”,促矫正对象真心回归。该局坚持“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理念,不断提升矫正质效。一是“矫正+监管”模式,依托警示教育基地、通过入矫宣管、队列训练、入监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上好入矫教育第一课。二是“矫正+法治”模式,按照一月一主题原则、邀请法官、检察官、警官开展危险驾驶、寻衅滋事、电信诈骗等专题法治讲座、上好教育矫正法治课。三是“矫正+心理”模式,针对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矫正对象、协调市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予以治疗:针对高风险人员、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对低风险人员,坚持治未病、上好心理教育辅导课。四是“矫正+培训”模式,联合市人社局、财政局、大江教育集团为就业创业困难的矫正对象提供电商培训、西点烘焙等技能培训,上好培训选修课。五是“矫正+融入”模式,在矫正期满前30日内,联合安置帮教部门开展解矫教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社会适应性帮扶教育,最大限度降低再犯罪风险,上好解矫教育必修课。

坚持“三个优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服务平台,夯实“主阵地”。全力打造“窗口化、一站式”实体平台,全市实现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建立“法律援助半小时工作圈”,设立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通过“皖事通”,实现“掌上办”,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实现服务事项办理。按照统筹共建的思路,建立市级法律服务热线、市法援中心、妇女维权热线等平台,安排专业律师实时解答。二是优化服务机制,配强“主力军”。联合市律协开展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业务培训交流活动,通过“府检联动”和“府院联动”加强与检察院和法院沟通协作,解决各类法援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公证、司法鉴定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业务指导、疑难案件专家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人员队伍素质提升。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聘任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员担任仲裁员,为全市仲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优化法律服务,打好“主动仗”。简化办证流程,落实首问负责制,缩短办证期限。强化仲裁服务各领域积极作为,铜陵仲裁委与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中心共同建立了“12345+仲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仲裁公益调解的优势,积极为群众提供仲裁法律咨询,切实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坚持“护企为民”,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政法护企行”“法治体检”“律师接访企业家日”等活动。引导全市律师事务所、律师深度融入全市重点产业体系建设各领域各环节,为企业提供合规培训、风险评估、上市辅导、破产宣讲等定制化服务,为全市47个省重点项目安排资深律师结对服务,以优质法律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探索推进“法治超市2.0版”,全市建立79家法治超市,定期汇总“三官一律”队伍收集到的涉企问题,分析企业法律风险点,持续改进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化举措。依托破产人管理协会,发挥破产管理人与法院、破产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法治驿站”自2023年11月运行以来,共参与办理破产案件120件,企业清算债务38.8亿元,帮助重新就业289人。积极化解群众难题。“法治驿站”每日安排2名律师现场为企业和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充分利用近距离接触企业和群众、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优势,搜集企业和群众诉求,进一步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法治驿站”成为化解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便捷通道”。运行以来,共接待企业和群众200余人次,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50余件,得到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19日晚18时45分,离开北京路“铜陵市法治驿站”时,大街灯火通明,司法局律师事务科负责人还与几位律师在忙碌的工作着。

铜陵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采取系列便民利民解决举措,体现了铜陵司法行政提升人民群众法治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书写出法治为民的一份份温暖答卷。(余国章 黄言为)

安徽网铜陵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服务,群众,法治,矫正,行政复议